EOD企业的文化根基在于对生态修复的长期投入。以中国化学建投公司承接的马鞍山向山地区尾矿库治理项目为例,经过三年修复,原本重金属污染严重的630亩尾矿库被改造成肥沃耕地,种植的黑麦丰收达标,当地村民甚至主动申请在此耕作,重拾“田连阡陌”的农耕传统。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企业对生态治理的执着,更通过土地复垦与产业导入,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力。
在河北怀来永定河沿岸EOD项目中,企业通过建设湿地公园、冷链物流中心等生态关联产业,探索碳汇交易、砂石收益等多元化反哺路径,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山东路桥在南京EOD项目中,不仅投资15.14亿元推动循环经济,还通过工会慰问、节日亲子活动等“暖心工程”,增强员工归属感4。这些举措让企业文化从口号转化为具体行动,凝聚了团队力量。
EOD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多方协作。中铁建发展与森源达在重庆奉节县EOD项目中密切配合,围绕规划设计、融资模式等关键问题深入沟通,整合双方资源推动项目落地。河北唐山御栖湖采煤沉陷区项目则通过“生态修复+古镇旅游”的融合开发,带动乡村经济振兴,成为政府与企业协作的典范。
EOD企业的责任不仅限于项目本身。马鞍山向山地区治理后,裸露山体变为枫香、乌桕成荫的“网红”景点,既改善了环境,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空间3。山东路桥通过增资入股循环经济公司,将环保责任嵌入资本运作,同时积极参与公益植树、社区服务,提升社会公信力
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下,EOD(生态环境导向开发)项目公司以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为核心,逐步形成了“生态优先、多方协作、人文关怀”的企业文化。这些企业不仅用行动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更通过扎实的实践为地方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注入活力。